首页 >> 全冠黄堇

专家蹲点田头科技落地生金深紫续断

发布时间:2023-06-01 18:08:40 来源:新园农业网

专家蹲点田头科技落地生金

海南省农科院鼓励在岗专家“走出去”,把“到田间地头服务农民”作为评优标准——

“头顶着职称光环的专家多,但走到田间地头搞科研的太少,现在就要打破这种状况,培养更多‘更像农民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这是日前省农科院推出的一项用人新举,把对专家的评定标准转变为是否愿意更多地走到田间,走到农民身边去。

只有专家“接地气”,才有更多科技农产品“落地生金”。瓜菜膜下滴灌、香蜜杨桃高产栽培技术……一个个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相继亮相,农科院在促进海南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中,正在成为手持创新驱动“金钥匙”的人,成长为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动的主要力量。

“黄金热区”渴盼高附加值农产品

“海南岛的光热条件、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多年来,在这样稀缺的光热和土地资源里,理论上本应通过科学方法生产出具有高含金量的稀缺农产品,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农业产出多还是大众化农产品,稀缺土地资源并没有产生很多的高附加值产品。”省农科院院长张治礼坦言。

农科院调查显示,海南耕地面积总计约1000万亩,其中水稻、甘蔗等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几乎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六成以上。然而传统作物的农民收益非常稀薄,多属低效益产品。海南如何放大热带特色,做大优质农业,成为摆在农科专家眼前的紧要课题。

让农业科技“落地生金”

在耕地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特色农业壮大起来,又不与粮食作物争地?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钟鸣明指出,农科院鼓励农科专家走到农民身边去,通过院垦合作、院企合作等多个平台,免费提供新技术,就是要让科技兴农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海南省发展冬季瓜菜,用20多年的时间打造了全国人民的冬季“菜篮子”。根据“十二五”瓜菜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海南冬种北运瓜菜生产面积将发展到300万亩。

“然而,海南水稻耕地310多万亩,真正能种植冬种北运瓜菜的水稻地仅200-220万亩。还有80-100万亩瓜菜用地亟待解决。”省农科院蔬菜所所长肖日新说。

为缓解这一矛盾,省农科院专家经过研究,探索了一套包括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多项技术的旱坡地种植技术体系,提出利用旱坡地、沙地改良种植瓜菜的方法。记者近期在文昌翁田镇旺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看到,一排排辣椒植株下,覆盖着一片片的塑料地膜,地膜下面铺设着四通八达的滴灌管道,将水肥直接输送至植物的根部,实现了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的科学管理。当地种植大户杨兹华说:“沙地辣椒大丰收,我们周边的2000多亩沙地也都准备改良种辣椒、西瓜等果蔬菜了。”

科技的改良正让农产品落地并生财,让农民的笑容挂满面庞。

搭平台引领农民致富增收

海口旧州镇光明村蔬菜基地,“渡淡”蔬菜大片上市。在农科院专家梁振深指导下,农民种植的菜心、芥菜等在薄膜大棚的庇护下长势很旺。“这4年多来,多亏有农科院专家在,否则这高温气候哪里养得起小叶菜!”光明村老支书吴应献说。

梁振深是省农科院专家中最早扎根田间地头的专家之一。近年来,农科院已有一批专家纷纷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默默服务于海南特色农业。

省农科院畜牧所研究员林哲敏一直致力于文昌鸡鸡种提纯科研和产业化推广。林哲敏告诉记者,畜牧所是海南首个总结出热带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文昌鸡饲养标准与绿色饲养技术的部门。目前,在院企合作的引导下,文昌鸡产业已形成“龙头企业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成熟模式。

省农科院院长张治礼说,让专家走出去,最终目的在于以农业科技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眼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品牌,根本性地提升农产品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除院企合作外,省农科院与农垦开展的“院垦合作”也结出果实。农科院与定安南海农场开展热带果蔬花卉合作,与屯昌中建农场开展红心蜜柚等特色农产品合作,并在下一步计划与全省40家非胶农场开展合作,全面推广特色农业技术。

分散无规模的经营无法发挥集聚效应,而科技的支撑,将聚合院、企和广大农民的力量,将海南优质农业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高晓川

Bitget官网域名

上海双子山

trio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哪里发行的好

常见的虚拟货币交易网有哪些

友情链接